焚燒爐系列
有機廢氣污染治理工藝主要有:干式中和法、吸收法、吸附法、離子除臭法、微生物降解法、臭氧法(復合活性氧法)、燃燒法及冷凝法等幾種方法。各種方法各有利弊,具體情況匯總如下。
方法 | 工作原理 | 工作主體 | 適用對象 | 備注 |
中和光解除臭法 | 紫外燈照射二氧化鈦分解臭氣、VP粒子進入廢氣中的除臭微粒子可迅速主動捕捉空氣中的臭味氣體分子,并將臭味粒子包裹住。 | 復合光催化+單向透析膜片 | 各類異味分子(包括香味和惡臭) | 除臭效率高、應用范圍廣、承受負荷大、運行穩定可靠、工藝簡單、安裝方便和維護便捷等優點。缺點:進貨渠道單一、美國原裝進口。 |
吸收法 | 利用惡臭物質溶于水或與其它化學物質發生氧化、中和、絡合、成鹽反應,生成無味分子 | 植物提取液 | 氨基、巰基等臭味分子 | 效果好、運行穩定,但國內尚無很好的吸收液。 |
物理吸收:水 | 水溶性惡臭成分 | 耗水量大,廢水難以處理,效果不穩定 | ||
化學吸收:堿 | 酸性惡臭成分 | 除臭效率一般,有二次污染,惡臭氣體濃度高時,需采用多級吸收。缺點:體積龐大、投資高、且適用范圍相當有限。 | ||
化學吸收:酸 | 堿性惡臭成分 | |||
強氧化劑 | 易氧化分解惡臭成分 | |||
吸附法 | 利用多孔介質對臭味分子進行吸附 | 物理性:活性炭 | 碳氫化合物 | 設備簡單,除臭效果較好,適用于低濃度惡臭氣體的處理,一般用于復合惡臭的末級凈化,當氣體濃度高時,須對氣體進行水洗、酸洗或堿洗等預處理,含塵量大的氣體還須預先進行除塵處理。缺點:投資高,運行維護工作量大,吸附效果不穩定,表現為初期好,運行后除臭效率迅速降低,且對濃度小,臭氣強度大的臭味、腥味無明顯效果。 |
化學性:浸漬活性炭 | H2S等 | |||
除臭劑 | 堿、酸性惡臭成分 | |||
氧化鐵系脫硫劑 | H2S | |||
等離子法 | 等離子體法靠分子激發器-使用高頻、高壓,采用分子共振的原理 | 激發器 | 易被分解惡臭成分及分子結構不穩定的惡臭氣體 | 具有占地小、操作方便和運行費用低等優點。 缺點:處理效果被濃度影響、投資成本高、需定期更換離子管,國外進口,價格昂貴。并有自燃的可能性
|
微生物法 | 利用微生物將有機物質的降解為自身所需營養物質的能力 | 活性污泥、土壤微生物 | 惡臭有機物 | 對固、液相中惡臭逸出可起到抑制作用,但對已散發出的惡臭難以發揮作用 缺點:占地廣、投入高,運行管理麻煩。 |
臭氧法 | 利用臭氧氧化有機廢氣,從而除臭 | 臭氧發生器 | 易氧化分解惡臭成分有一定的除臭效果及殺菌效果。 | 缺點:對于環境開放,臭氣持續產生環境不適用,除臭效果差,工作環境有條件限制 |
燃燒法 | 惡臭物質多為可燃成分,燃燒后分解為無害的水和CO2等無機物質 | 直接燃燒法 催化燃燒法 濃縮燃燒法 | 可燃性惡臭成分 | 除臭效果高,但有機廢氣著火溫度一般在100-720℃之間,往往需添加輔助燃料才能連續燃燒。 缺點:設備和運行費用高,溫度控制復雜,一般用于處理高濃度小氣量的有機廢氣、不適合用于臭味控制。 |
冷凝法 | 在氣液兩相共存的體系中,蒸氣態物質由于凝結變為液態物質,液態物質由于蒸發變為氣態物質 | 物理 | 有機性氣體 | 對個別有機氣體去除效較高。 缺點:設備和運行費用高,溫度控制復雜,一般用于處理高濃度小氣量的有機廢氣、不適合用于臭味控制。 |